如果說念大學,要修多少學分才能畢業,那麼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,是不是也得生多少病,修得多少「病毒學分」,才會健康長大?
這雖然是我自己的歪理,但是,這麼想,才不會在小孩生病的時候,感到像世界末日般憂心。小孩生病,往往是被傳染的,此時不免就會怨天尤人,到底是誰傳染給小孩的?生病的人怎麼不戴口罩?怎麼不注意一點?…憤世忌俗之餘,最後只能無奈怪自己,誰叫小孩的抵抗力不好一點…
初為人母時,只要週遭聽到有人打噴嚏、咳嗽,我馬上就全員警戒,為的就怕小寶寶被傳染生病。隨著小孩漸漸長大,生病這件事情已經不再大驚小怪,只不過照顧生病的小孩,代價往往是自己也中標,然後擔心會交叉感染,真是沒完沒了。現在面對生病這件事情,只能唱「但是又何奈」(崔苔菁的歌耶)。
我個人認為,小孩每生一次病,就是在鍛鍊他自己的免疫能力。當然能不生病是最好,但是在這個大環境下,變得有點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了。小孩發燒,通常沒有燒到39、40度,我也不會輕易給吃退燒藥,因為我相信,人的身體有自然打敗病毒的機制,而且是在高體溫時,如果隨便就退燒降溫,問題並不會解決,最後得依賴藥物來抵抗病毒,近年來抗生素的濫用,藥得愈吃愈重才會好,這真是很恐怖的事情。
小孩生病,大人就辛苦了,真的是咳在兒身,痛在娘心啊…這個小孩要長大,病毒學分不用拿高分,「喔趴」就好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