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朋友都很關心,日文課後來發展如何?停課了沒?是的,上週下課後我們當下決定,只要小孩來,媽媽就不要來了。
上週上課那天說要考試,不過有鑒於上回考試B同學不會寫就放聲大哭,我便先給大家洗腦一下,我問:老師為什麼要考試?B同學跟A同學紛紛搶著回答:因為會變聰明!因為...這樣才會日文!因為這樣才會變日本人...我趕緊打斷他們,說:考試只是老師想知道,你們會不會而已,所以會就寫,不會就猜,再不然就空下來,不會沒關係,不要看別人的,也不能給提示,要自己寫。
果不出其然,考到第五題左右,B同學因為不會寫,然後被我先發制人,媽媽站在旁邊又不敢很明確的告訴他答案,又哭了起來...一直到我們考完,他都在哭,然後書僮媽媽就“見笑轉生氣“的發起火來,開始訓斥兒子:我們回家啦!你不要上了啦!你每次這樣我都覺得很丟臉,老師都說不會寫沒關係,你哭什麼哭!?後來書僮媽媽氣急敗壞的走開,打算來個不理不睬,兒子則繼續哭。
一直到我們考完,他還再哭,但是其實考卷改出來,B同學算答對很多題的,老師也跟他說,其實他很厲害的,不過他還是執著於不會寫的部份,然後一直喃喃自語:都不給我提示,以前媽媽都給我提示,這次都不給我提示,害我沒有一百分...
剛開始我們還試圖想安慰他,後來覺得這樣真的影響上課,打擾到其他人,一直要他安靜,不過叫他名字,他連頭也不抬一下,弄到老師跟我都要發脾氣了,甚至跟他說,如果連老師叫他都不回應,這樣只好請他不要再來上課了。他說:我媽媽說下次就不要來了啊...
接下來我們的上課,就一直被這個B同學搞得氣氛很凝重,深怕這個炸彈不知何時又會爆炸,弄的神經緊張,而且叫他做什麼他都不聽,完全不知該拿他如何是好。書僮媽媽跟理所當然媽媽則在一旁聊天,聊到居然沒注意,A同學最小的妹妹又倒頭栽,摔到地上哇哇叫,嬰兒哭聲,加上兩個媽媽哄她的聲音,我們又快神經衰弱了...
下課後我跟日本媽媽討論,我們得採取一些行動,這樣下去是不行的。叫來兩個媽媽我們坐在桌子前面,書僮媽媽大概自覺面子掛不住,便主動說兒子這樣會打擾到別人不好意思,下次就不要來了。我說,上課的東西,不會沒關係,再學就好,可是關於老師叫他,他連頭都不抬,這種關於禮貌的部份,其實我們比較在意。如果小孩不想學,我們不要勉強他,不過B同學是說因為媽媽說不要來了,所以回去跟他溝通一下,如果想來繼續上課,就要遵守規定,不然就不歡迎。
所以最後日本媽媽提議,下次開始,小朋友來上課就好,媽媽就請去逛街喝咖啡打發時間之類的,意思就是要兩位媽媽不要跟來上課就是。
據說隔天書僮媽媽一直跟日本媽媽道歉,甚至還痛哭流涕的說,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。其實啊,我認為這個媽媽最大的問題就是,什麼都要幫小孩,然後什麼都是自己的問題,殊不知,這樣過度保護型的管教方式,很容易造就小孩缺乏責任感跟挫折忍受度。
這星期上課前,書僮媽媽說B同學沒興趣,以後就不來了(我知道後居然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),少了B同學跟書僮媽媽,還有少了理所當然媽媽跟小嬰兒,上課起來感覺輕鬆不少!至少別人的問題,不再是我們的問題。
- Apr 17 Sat 2010 12:01
兩個媽媽與日文課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