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實話雖然自己還覺得「是個孩子」,卻不知不覺,也來到五十歲前的最後一年。天啊!以前自己當小朋友的時候,看那種三、四十歲的大嬸,就覺得好老的喔!真好奇自己在現在的小朋友眼中看來,到底是什麼模樣?是不是也覺得「好老的」喔...

感覺以前的長輩,就是吃過的鹽都比你喝的水還多,隨便講的話可都是「金言玉語」,因為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」。但是現在科技一日千里,資訊爆炸,社會日新月異,感覺一個不小心,自己馬上就跟不上這個驟變的腳步,彷彿看到年輕人會白我一眼說:「以前是以前,現在是現在。」「啊!跟你講也聽不懂啦。」...張曼娟《我輩中人》書中有寫到,以前人「照顧老人」的經驗不多(因為醫藥較不發達,平均壽命也沒有現在長),故較少有相關經驗可以分享跟傳承。一樣的,智慧型手機問世,網路、雲端如此發達,幾乎人們都離不開手機的生活...這些可是十年前的人想得到的?所以更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告訴我們該如何,就是走著瞧看著辦。就因為怎麼樣也跟不上這些變化,因此我認為自己的「價值」應該不在那裡求,不必倚老賣老,也不必覺得自己一定有什麼後輩很想跟你學的。就像貓本身的存在就讓人看了開心一樣,自己身上到底有些什麼特質或是歷練,可以讓人喜歡跟自己在一起,沒有壓力,或者感覺有被幫助到,有被需要到?我覺得這才是需要努力的地方。

我家是個大家族,阿公阿嬤生了十二個,所以我有八個姑姑跟三個伯叔,外公外婆那兒則是生半打:我有四個舅舅跟一個阿姨。因為家族大,所以看照顧老人,生老病死,還有人間百態,彷彿有點習慣。當然,看別人照顧,跟自己照顧,是兩回事。因為阿公阿嬤住我家,因此我家很像7-11,或者像公眾場所,不時都有親戚上門來看阿公阿嬤,所以我媽總不敢出門,怕被說怎麼可以放老人家在家跑出去。當然更一定有那種親戚,一來看這不順眼、那不滿意、嫌東嫌西,開口閉口:「早知道我就...」「要是我就...」「可惜我不在...不然...」「你應該怎樣...」彷彿「只要出一張嘴講一講,就有盡到責任了」,當時年紀雖小,一聽我也知道這是場面話,只是我媽又很在意,受了委屈無人可說只好一直跟身為孩子的我抱怨,雖然我覺得這樣的人根本不必理會。而且我超不屑這種長輩,我常一邊聽著,一邊OS:「不然你做給我看啊。」很小我就期許自己要做個言行一致,讓人尊敬的「大人」。

我其實很不喜歡聽我媽抱怨,因為她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,或者堅持她自己「以為」別人的看法,然後一直想去爭辯,想要辯倒對方,想要去證明自己。我常常在想,嘴巴長在人家臉上,他們愛講什麼你又無法控制,幹嘛跟著他們講出來的話聞雞起舞,自找罪受。即使講到對方好像講不過你,但是他心裡的想法又不會更改,仍然不會認同自己,何必呢。我前不久發表了一些有關自己的看法:

 

「原來的我」

我這個人很好相處,可是也有怪僻,譬如不認識的人不加FB。(所以永遠看不到這段話)

譬如被人誤會也懶得解釋,因為我不在乎我不在意的人對我的看法。(在意的人會直接問我吧)

譬如我真的很不喜歡聊八卦是非。

譬如我也不願意打腫臉充胖子,不懂絕不裝懂,沒錢絕不裝闊。

譬如我絕不講自己做了多少事,付出多少,犧牲了什麼,反正是我甘願的。

譬如我自認EQ好。

三字經說: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」我對人都以「正向意圖」來解釋,沒那麼多眉眉角角,更沒那麼多城府計算。不管您喜不喜歡,看得慣看不慣,反正我就是這樣不然ㄌㄟ。」我覺得我已經漸漸有「大人」該有的豁達,因為我想「做自己」...

最近常常看臉書,看到有些朋友的po文,本想稍作指正(或有不同看法),但是打沒幾個字,就又全部刪除作罷。一是我跟po文者也沒熟到可以確定,他看到我的指正不會不開心;二是即使我是對的,也沒必要讓人家覺得我想證明我很厲害,很厲害自己知道就好;三是他講的不對(或我的想法不一樣)又如何,人家高興就好...我感覺有時候無聲勝有聲。到了這個年紀,已經不計較怎樣聰明,怎樣笨,而是如何活得比較有智慧了。

 

我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教我們做人做事要實在,不佔別人便宜,可是也不要笨笨吃虧。可是感覺卻好像變成做什麼事都是有條件的:「當我有錢了之後,就可以捐錢給需要幫助的人」「等我以後有時間的時候,就可以去當志工服務」「如果別人對我好,我當然要湧泉以報」「如果公司付我總經理的待遇,我當然會表現得像總經理」...但是啊,我發現這樣的思想,就不是「大人」的思考了。以前說:Seeing is believing(眼見為憑=看到才相信),現在要反過來想: When you believe it, you see it (相信就會看到)。以前說拿多少錢做多少事,殊不知「先付出,會獲得更多」,誠如張曼娟寫:「人生下半場,因為被需要,於是感到存在的貴重意義。而被需要,往往都是從付出開始的。」這段話我完全認同。

隨著自己不小心也「中年」,放眼望去真的銀髮族越來越多,捷運座位上坐滿了白髮人,碰到需要讓座時,感覺就是比較不老的,讓位給比較老的。台灣步入老年化社會已是個事實,也是我們不可避免需要面對的情況了。目前我還算幸運,自己的爸媽身體還很健康(公婆則是已經上天堂),在看了四本跟「老」有關的書:《誰在銀閃閃的地方,等你》、《何不認真來悲傷》、《天長地久》,以及這一本《我輩中人》,不同作者不同故事不同心得,也像是「預習」以後的生活,充實自己的生活,照顧自己的身體,能做什麼喜歡就的就做,能活到像孔子說的:「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」這樣也不錯。

雖然知道我們正在邁向的終點一定是GG,打的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,那是該消極的自暴自棄了嗎?倒也不是,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還很多,可以等這個等那個(或者是拿來當藉口拖延)。現在活到這個年紀,張曼娟寫道:「...發現擁有的只是此刻,要活在當下,因為每一個時刻都是稍縱即逝的啊!」茶道也重視的「一期一會」,我覺得也是同樣的道理,珍惜這個時刻,用心的過每一個當下,抱著這樣的態度生活,當人生走到終點,才不會有遺憾。

其實還有好多心得,但是一下子也整理不出個所以然來,那就先寫到這裡,套句現在年輕人的話:就先醬吧。哈哈哈,感謝從頭看到這裡的人啊!

 

IMG_6264.JPG 2019/03/07 上課實況

IMG_6266.JPG

IMG_6280.JPG

參加建成國中家長讀書會已經第三年,但是認真寫下讀後心得的,這應該是第一篇..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uyuan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