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04/17 認輔志工培訓進階課程
主講:吳澄波老師
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策略
建立行為:給予正增強物(正增強:獎勵) or 取走負增強物(負增強:逃離制約 / 躲避制約)
減少行為:取走正增強物(負懲罰:隔離) or 給予負增強物(正懲罰:懲罰)
我知道要行動,就是「追求快樂」跟「逃離痛苦」兩個動機。所以前者就是正增強,後者就是負增強。
想想我們常常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,老師舉例當自己孩子小的時候去動物園,有事先約定好要自己走,可是到了動物園走到一半就耍賴,說好累,走不動,要人抱了...孩子也很懂行為改變策略,因為他一直哭、鬧、盧,讓家長感到很痛苦(或很有壓力),因此就如孩子願抱他(=做了孩子希望大人做的行為),這就是負增強中的逃離制約。老師分享他的做法可以有以下:
一,正增強:拿零錢給孩子,看著前方的販賣機,示意自己走就可以去買飲料(當然還要約定過多久不能再耍賴)
二,負增強:「如果不自己走,我們就回家!」(躲避制約)(然後要真的說到做到)/ 真的抱起孩子,可是用鬍子扎他臉或用戒指頂他屁股,讓他被抱著更不舒服,只好自己走(逃離制約)
至於要使行為減少,舉例罰闖紅燈的,開罰單是屬於「負懲罰」(取走原本屬於他的東西:錢);如果像新加坡罰鞭刑,那就是「正懲罰」
增強法中的「獎勵」,分類成:
1. 消費性增強物:糖果、餅乾、食物等
活動性增強物:打球、游泳、騎車、看電視等
2. 操弄性增強物:電玩、樂高、積木、組合玩具等
3. 持有性增強物:明星照片、郵票、梳子等
4. 社會性增強物:獎狀、口頭讚美、公開表揚、身體接觸等
(其中社會性增強物不花錢,效果佳,家長要多用)
實施獎勵需要有原則
:
1. 獎勵規則要事先說明,不能臨時變更,更不可憑師長情緒好壞來給獎品
2. 增強物得用過才知道哪個對誰有用
3. 增強物需要在先做出預期的好行為才能給予獎勵,不能預支
4. 出現好行為要「立即」獎勵,剛開始建立新行為要連續增強,等行為維持了之後再間歇
要獎勵孩子之前,必須清楚告知他是做對了什麼行為,並且要以社會性增強物為主(口頭稱讚),物質性增強物為輔,避免孩子變成「功利主義」。獎品是經過努力達到目標給予的獎勵,不要跟禮物(不勞而獲)混為一談,更不要使用「神秘獎品」。
要避免錯誤的獎勵,老師舉例:當弟弟來告密,說哥哥在看漫畫(告密行為)...
如果立即跑去揭發哥哥,會不小心增強了弟弟告密的行為,他的做法是先不對弟弟來告密做回應,等個一兩天之後,不等弟弟來告密之前直接去抓包正在看漫畫的哥哥...
還有要避免依賴行為,像是大家都很困擾的,孩子叫不起床,上學遲到變成媽媽的問題,就是平常幫小孩做太多導致依賴。另外還有逞強行為(如:在女孩子面前逞能,因為女孩子的尖叫聲是有效的社會性增強物),跟引起注意的行為(如:上課出怪聲,引起老師注意跟班上反應)等。
負增強的方式:
一,逃離制約,個體在痛苦中出現好行為,就可以減輕痛苦。有將功折罪的概念。如:犯錯被記過,用希望的行為(如:校園服務撿垃圾、排桌椅等)可以消過,則這些行為就會增強。
二,躲避制約,警告威脅的概念。先給一個警訊,之後如果沒有出現預期的好行為,則會伴隨痛苦。前提是警訊要有效,做不到的也不能說。像很多大人會威脅小孩:「如果你再不乖,我就叫警察來抓你!」這種就不好。
今天老師說到青春期的孩子,都會「頂嘴」,其實這有兩個好處,表示孩子:
一,有獨立思考的能力(即使思想不夠成熟)
二,至少願意說出來
青春期的孩子重心轉移到友伴,所以父母要改變自己,用對待大人的方式,跟他們「商量」,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對待。
這個筆記看得懂也有鬼了,不過來上課聽老師講就非常易懂。倒是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,需要獎勵也得「對症下藥」,這週的作業就是問孩子當他做到你所要的事情時,他想得到的增強物(獎勵)有哪些?(看看自己到底有多了解自己的小孩...)
留言列表